南通未来三天雾霾持续 减少户外运动出门做好防护
信息来源: 南通市 | 2013-12-6 10:18:50 | 访问次数:731次
雾霾天◇趋势
未来三天雾霾持续
4日22时,市气象台变更大雾红色预警信号。至昨天10时55分,大雾红色预警信号才解除。当天,市气象台依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,我市未来三天仍将持续雾霾天气。
“未来三天冷空气强度较弱,天气仍处于静稳状态,霾天气持续。 ”5日,市气象台台长陈爱玉说。昨天早晨,受低空暖湿气团影响,地面风速小,层结稳定,全市普遍出现强浓雾。由于湿度大,污染物随雾滴凝结,早晨部分站点PM2.5浓度有所下降。上午浓雾消散后,转为霾天气,地面西南风风速较小,不利于空气污染物扩散,PM2.5浓度再度上升。今天白天一股弱冷空气南下,对污染物的扩散有一定效果,但不能完全消除。7日至8日弱冷空气过后,我市风速较小,低空有暖脊东移,空气污染物容易聚集,仍可有霾。
气象专家建议雾霾天公众尽量乘坐公交车辆出行;施工工地加大洒水降尘频次,加强扬尘管理;排污单位控制污染工序生产,减少污染物排放。
雾霾天◇出行
高速特级管制,封路限行
“5日我市境内高速公路,包括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全部实行特级管制,封路限行,未接报有重大交通事故发生。 ”昨天市交巡警支队高管科副科长沈建洲介绍,至当天上午11时许,除沈海高速海安至盐城方向、小海至启东北的部分高速路段未开通外,其余已恢复正常通行。交巡警部门在丁堰、南通北、小海、竹行、启东北设置了五个主要分流点。实行特级管制期间,已驶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均需开启雾灯、近光灯、示廓灯、前后位灯及危险报警闪光灯,车速不得超过20公里/小时,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。
合理规划驾车出行时间
“建议市民合理安排出行时间,并可拨打96777和留意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关注实时路况信息。”沈建洲介绍,由于冬天昼夜温差大,雾霾在夜间低温时段更容易积聚,车辆尽量不要选择夜间上高速。
他提醒近期有计划出行的市民,本周如果要选择高速通行的话,尽可能选择下午上高速,且18点之后,气温会下降,高速将会再次受到大雾影响,所以应尽可能在每天18点之前驶离高速。“每天黄金的高速通行时间为12时至16时30分。考虑到天气因素,广大驾驶员尽可能在上述时段内进入高速,确保出行安全。 ”
过江需注意实时提醒
据介绍,如果遇到大雾天气,在能不封闭大桥而采取管制的情况之下,交巡警部门会尽量出动引导车,分批、引导放行通过大桥。市民在进入大桥收费站后一定要注意附近电子警示牌的实时提醒,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通行。如早间从苏通大桥的经过的车辆只能从开发区收费站(农场收费站)进入往苏通大桥方向去,而从苏州方向到南通的车也必须从开发区收费站出高速。早间从崇启大桥经过的车辆只能从启东北高速收费站进出,且进入高速之后只能往崇启大桥方向行驶,不能往小海枢纽方向行驶。从崇明方向驶入启东的车辆也必须从启东北收费站出高速,转由国省干道通行。
此外,由于南通北收费站到小海高速枢纽是G15和G40两条高速的交叉路段,该段高速车流较大。在遇到大雾但不封桥的情况下,开发区收费站(农场收费站)和启东北收费站都是关键的分流点。因此,在雾天实行相应交通管制期间,途经此处的车辆需要特别留意。
雾霾天◇提醒
减少户外运动,出门做好防护
65岁的姜先生患有老慢支,由于这几天南通雾霾天气不断,姜先生症状加剧。昨天上午,他来到通大附院呼吸科就诊。记者从市区几家医疗机构了解到,由于雾霾天气,患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较平时增加了三成。通大附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刘华提醒市民,应减少户外运动时间,出门时应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品。
昨天下午,记者来到通大附院呼吸科门诊,正在候诊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,自己办公室的5个人几乎同时出现了感冒、咳嗽的症状,她的病情也有加重的趋势,睡觉都会咳醒。
刘华告诉记者,冬季一直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,由于近期的雾霾天气,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比往年同期有所增加,这几天通大附院呼吸科的日均门诊量达260人次。他介绍,在雾霾天气下,空气中大量污染物颗粒无法扩散,使得病毒和细菌更容易传播,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,或加重呼吸道疾病的发作。市民可能会出现咳嗽、气管炎等症状;而患有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则会造成肺部感染,引起气短、胸闷、喘憋等不适。
刘华提醒市民:雾霾天气下大家要减少外出活动,应暂停户外锻炼,本身就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,如慢阻肺、哮喘等人群更应尽量避免外出。如一定外出办事,最好戴上口罩。同时,要注意休息,清淡饮食,要注意补充水分,多喝水,不要吃葱、蒜、辣椒等刺激性食物。可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、维生素E的蔬菜、水果和食物。出现不舒服的症状,要及时就医,服药要遵从医嘱。此外,选择口罩也很有讲究,刘华介绍,一般而言口罩的层数越多,防护的效果越好。市面上销售的卡通口罩和一次性口罩层数较少,防护的能力一般。他建议市民选择12层、16层的纱布口罩或N95口罩。
很多市民认为,雾霾天就应门窗紧闭,避免室外空气进入室内。刘华表示,这种做法也是不科学的,如果不开窗通风,屋内的微生物和细菌含量将会逐渐累积,甚至多于室外空气的细菌含量。市民可以选择上午的9点至10点、晚上7点至8点进行开窗通风,每天通风两次,每次30分钟可有效降低室内细菌含量。